2022年,化檢驗中心以創新檢測方法,智能化改造升級為抓手,深挖內潛,提質增效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認真開展各項工作,為公司生產穩定提供了堅實的質量保證。2022年,共檢查原燃輔料5700余萬噸,全年質量檢驗任務累計完成190萬件,質量檢測不超差率、及時率、客戶綜合滿意率均達標,圓滿完成全年各項指標任務。
以創新方法推動內驅動力
2022年,化檢驗中心結合自身發展特點,以科學合理改善檢測流程為切入點,圍繞公司新產品檢測,申報的《一種用于精礦運行皮帶采樣的取樣器》《一種承接自動皮帶取樣機棄料的接料器》《一種輔助磨制小規格半圓柱試樣的工具》等8個項目已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受理,其中5個項目已經獲得授權,并取得國家專利證書,專利項目全部應用到制樣、化驗、檢驗過程中。國家推薦性標準《鐵礦石氟含量的測定——離子選擇電極GB/T6730.282006》在2022年公司級科技成果獎評比中獲得水平型標準類科技成果三等獎。根據推進合金類、耐火材料類等試樣分析檢測的智能化和自動化工作全年計劃,申報和立項公司級課題1項,中心級課題9項,通過科研成果運用到生產實際的成功案例,實現了科研與生產實際深度融合。
以安全職責夯實新發展理念
2022年,化檢驗中心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“十五條”硬措施,堅決打好“防風險、除隱患、遏事故、保安全”攻堅戰,健全完善安全管理網格,在各站室、班組分別設立安全員,負責生產一線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;夯實安全基礎,修訂制度15項,保證安全生產和管理有章可循;強化相關方管理,組織相關方人員、該中心管理人員、班組長開展安全專項培訓,提高管理人員、技術人員、工班長及相關方人員旁站知識、確認卡及風險識別能力;落實安全職責到底,層層簽訂《安全生產承諾書》;開展“學規程、用規程、反違章、保安全”專項活動,多次召開安全操作規程修訂推進會,保證安全操作規程更貼合生產實際,共修訂操作過程308個,實現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為零,千人負傷率為零的安全目標,深入推進安全建設,為爭創一流檢測機構提供堅強保證。
以智能制造轉變生產模式
2022年,化檢驗中心申報的“基于YOLO算法的粒子鋼識別隨機取樣系統,提高風險防控能力”項目榮獲包鋼(集團)公司員工自主改善一等獎,該項目自主開發軟件,實現通過攝像頭自主識別粒子鋼隨機取樣,改變原有人工抓號取樣流程,有效防止人為主觀選取粒子鋼,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。
2022年開展的智能制造工作,完成制樣中心8工位水分儀程序升級改造、制樣中心隨機派工系統升級改造、制樣中心水分值數據直傳LIMS及ERP系統、煉鋼化驗室數據采集系統升級改造、稀土鋼理化室鋅層重量檢測數據自動采集上傳ERP系統、稀土鋼理化室拉伸試驗機檢測結果直傳ERP系統,實現數據直傳,省去人工錄入環節,提高工作效率83%。同時做好制樣室對烘箱和樣盤定置管理,保證一致性可追溯,縮短檢查追溯時限,提高工序檢查追溯效率的同時,節約相應能源損耗。通過上述改造實現了生產模式智能化,有效提高了檢測質量和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