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鋼日報

      報刊:包鋼日報

      內容搜索

      標題導航

      放大 縮小 默認

      我國學者在納米孔稀土分離分析方面取得新進展

         期次:第11233期      

     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(批準號:22225405、223B2402)等資助下,南京大學黃碩團隊在納米孔稀土分離分析方面取得新進展。研究成果以“納米孔識別區分稀土元素(Nanopore discrimin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)”為題,于2025年2月10日發表在《自然·納米技術》(Nature Nanotechnology)上。論文鏈接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65-025-01864-w。

      稀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IIIB族,包括鈧(Sc)、釔(Y)和鑭系(Ln)共17種元素。稀土元素具有優異的光、電、磁等性能,因此在現代科技和工業領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鑒于稀土資源的巨大價值,各國也在積極開展稀土資源的勘探,加大投入力度。然而,由于稀土元素具有相似的外層電子排布,導致其化學性質極其相似,這也為勘探、檢測和分離稀土帶來了棘手的技術挑戰。

      針對該挑戰,上述研究團隊基于異質恥垢分枝桿菌膜蛋白A(MspA)納米孔,提出一種雙配體策略,采用固定配體(孔道識別位點處的NTA)實現稀土離子螯合,進一步利用游離配體(N,N-雙(羧甲基)-L-賴氨酸,ANTA)與稀土離子發生配位作用。基于該策略,人們可讀取并獲得專屬于該稀土離子的特異性傳感事件。在此基礎上,該團隊引入了機器學習算法對該事件進行自動鑒定,對不同稀土元素的區分準確度可達99.6%。借助納米孔檢測和機器學習分析,該方法成功地對氟碳鈰礦石中含有的稀土元素進行了定性定量分析。

      來源: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

      放大 縮小 默認

      包鋼日報 版權所有    在線投稿 

     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,圖文與本公司無關

      京ICP備12019430號-7

      本期已有8793次訪問,全刊已有3005758次訪問

      不卡国产00高中生在线视频